-
20年专注海外留学生essay代写
-
50000+留学生essay代写首选品牌
-
正规教育机构教你怎么写essay范文
Essay写作网,专业正规的essay辅导代写机构,【专注essay代写辅导20年】,轻松搞定您的Essay、Report、Paper、Assignment作业,并提供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区域各类英文报告、实验报告、商业报告等定制写作服务,100%原创保障,免费Turnitin检测,为你的海外留学之路保驾护航!!
Essay写作网是海外留学生作业代写【正规服务机构】,拥有500余名专业的英文写手,服务于全球数百所高校和70余专业领域,提供专业的留学生essay作业代写、英文report代写、英文assignment代写服务。专业高效、24小时一对一跟踪服务、12小时内解决所有售后问题、企业级客服QQ支持,免费turnitin检测服务,安全又省心。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地理系博士 硕士
英国剑桥大学会计硕士 利物浦大学经济学学士
剑桥大学荣誉学士&硕士 计算机科学导师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机械工程-博士
牛津大学金融数学硕士 从事课外辅导行业七年
Essay写作网致力于为您解决英文essay代写价格、 Report代写、Paper代写、Assignment代写、代写essay多少钱 、网课代修、 英国essay范文格式 等高效、高质量的作业辅导代写服务,稳步提升您的英文论文写作能力,避免挂科,提升毕业率,实现留学生GPA的飞跃提升!
500+专业写作队伍、涉及70余专业学科,专业精准匹配,团队成员均为业内精英,针对性强,帮您轻松过关
100%专业高度匹配原则,您的委托都交给相关专业人士更有保障。我们宁缺毋滥,助您轻松得高分
1V1企业级专席客服支持,售后无忧。您可以实时沟通意见或建议,这一切轻松而省心,进度随时可查!
业内首家支持支付宝担保交易、天猫店铺在线下单,可以分期付款,您的委托任务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essay代写、 report代写、网课代修均支持100%Pass保障、不用花更多心思、即可助您稳步提升GPA获得好成绩
长达14天的免费售后支持,完美售后,轻松解决留学生在essay写作、report写作、paper写作中的各类问题
快速高质量的代写润色,100%原创写作,免费为每位客户提供Turnitin的OriginalityCheck®检测报告
专业流程化服务,下单即安排专业对口写手对接沟通,原创定制,确保100%准时完成,无拖延超时赔付
添加微信:pjcourse222
支持语音、图文实时沟通
登陆ESSAY写作官网
在线自助提交订单
摘要: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始于美国的生态文学批评(Ecocriticism)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趋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倡导......
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始于美国的生态文学批评(Ecocriticism)是在全球环境危机日趋 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它旨在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美国生态文学批评的主要倡 导者和发起人彻丽尔·格罗费尔蒂(Cheryll Glotfelty)指出,如果说女权主义批评从 性意识(gender-con-scious)角度考察语言与文学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批评把生产、经 济、阶级的意识纳入文本阅读,那么,生态文学批评是把以地球为中心的思想意识运用 到文学研究中,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之关系。(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上,格伦·A·洛夫(Glen A.Love)主持了题为“美国自然作品创作: 新环境,新方法”(American Nature Writing:New Contexts,New Approaches)的专题 讨论。同年,“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ASLE: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成立,该学会的宗旨是“促进人类和自然世界关系的文 学思想与文学信息的交流”,“鼓励新的自然文学创作,推动传统的和创新的研究环境 文学的学术方法以及跨学科的生态环境研究。”(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1993年第一届全美生 态批评研究会在科罗拉多州的福特科林斯(Fort-Collis)举行。与此同时,第一份正式 的生态文学研究刊物《文学与环境跨学科研究》(ISLE: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问世。该刊物的目的是“从生态环境角度为文学艺术的 批评研究提供论坛,包括生态理论、环境保护主义、自然及对自然描述的思想、人/自 然两分法及其他相关的理论思想。”(注:Cheryll Glotfelty & Harold Fromm,ed.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p.xviii,p.xviii,p.xviii.)
九十年代中期以后,一些生态文学批评的专著相继出版。1996年佐治亚大学出版社出 版了格罗费尔蒂和费罗姆主编的《生态批评读者:文学生态学的里程碑》(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1996)。该书收集了26篇论文 ,分三个部分,分别讨论了生态学及生态文学理论、文学的生态批评和生态文学的批评 。1999年洛兰·安德森(Lorraine Anderson)和斯科特·斯洛维克主编的《文学与环境 :自然与文化读本》(Literature and Environment:A Reader on Nature and Culture ,1999)收集了长短不一的文章一百多篇,以小说、诗歌、散文、传记等不同体裁论述了 人类与动物、人类与居住环境、政治与环境、经济与生态等众多主题。2000年,劳伦斯 ·库帕(Laurence Coupe)主编《绿色研究读本:从浪漫主义到生态批评》(The GreenStudies Reader:From 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2000),从“绿色传统”、“绿 色理论”和“绿色读物”三方面论述了生态文学批评的渊源与发展。1999年至2001年间 出版的伦纳德·西格杰(Leonard D.Scigaj)的《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Sustainable Poetry:Four American Ecopoets,1999)、乔纳森·巴特(Jonathan Bate) 的《大地之歌》(The Song of the Earth,2000)、帕特里克·穆菲的《自然取向的文学 研究之广阔领域》(Farther Afield in the Study of Nature-Oriented Literature,2 000)、戴维·梅泽尔(David Mazel)的《美国文学的环境主义》(American LiteraryEnvironmentalism,2000)和劳伦斯·布伊尔(Lawrence Buell)的《为濒临危险的地球写 作》(Writing for an Endangered World:Literature,Culture,and Environment
inthe U.S.and Beyond,2001)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除了出版生态批评的专著以外,近年来有关生态文学批评的会议
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关注。例如,在“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的协助下,2000年6月在爱尔兰举行了议题为 “环境的价值”的多学科国际学术研讨会。2002年3月“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在英国 召开研讨会,讨论“生态批评的最新发展”。2002年9月,该学会的英国分会在利兹大 学召开第三届年会,会议主题是“创造,文化和环境”,重点研讨生态批评、生态诗学 和生态女权主义。“文学与环境研究学会”第三届年会将于2003年6月在波士顿大学召 开。会议的主题是“海洋-城市-水池-园林”(“Sea-City-Pond-Garden”)。
二、美国生态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到目前为止,短短的十多年中,美国生态文学批评已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 研究自然与环境是怎样在文学作品中被表达的。生态批评家认为,许多作品中描写自然 的一个陈旧模式是:自然要么被描绘成伊甸园般田园牧歌式的世外桃源和处女地,要么 是瘴气弥漫的沼泽地或无情的荒野。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二阶段把重点放在努力弘扬长期 被忽视的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上,对美国描写自然的文学作品的历史、发展、成就,及 其风格体裁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美国描写自然的作品是以描写自然为取向的非小 说创作。它有着成果累累的过去和充满活力的今天。从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美国 出版的描写自然的作品选集有二十多部。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它源于英国吉柏特·怀特 (Gilbert White,1720—1793)的《塞尔波纳的自然史》(A Natural History ofSelbourne,1760)。这一写作传统通过亨利·索罗(Henry Thoreau,1817—1862)、约翰 ·巴勒斯(John Burroughs,1837—1921)、玛丽·奥斯汀(Mary Austin,1868—1934)、 艾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6—1948)和蕾切尔·卡森(Rachel Carson,1907 —1964)等延伸到了美国,其中利奥波德和卡森后来成为直接推动生态批评兴起的领先 人物。利奥波德的“生态中心论”(ecocentrism)思想后来成为环境主义者的金科玉律 。卡森的《寂静的春天》(Silent Spring,1963)可以说是一座丰碑,是人类生态意识 觉醒的标志,是生态学新纪元的开始。
生态文学批评的第三阶段试图创建一种生态诗学,通过强调生态系统的概念,加强生 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建设。生态批评发展到今天,在创建理论体系方面,已取得了不少成 就,提出了许多有意义的思想。例如,“环境伦理说”(environmental ethics)或“环 境哲学”(environmental philosophy)对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道德关系进行探讨;非人 类中心说主张非人类存在物,如物种、生态系统等同样具有道德地位,指出人类对它们 负有直接的义务;施韦策(Albert Schweitzer)的“敬畏生命”论和泰勒(Paul W.Taylor)的“生命中心论”(biocentrism)将道德关心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命界,构筑了 以“尊重自然”为终极道德意念的伦理学体系;克利考特(J Baird Callicott)的主观 价值论和罗尔斯顿(Holmes Rolston Ш)的客观价值论,特别是奈斯(Arne Naess)等人 提出的“深层生态学”(deep ecology)都可以被看作是生态文学批评的理论基础。
近几年来,伦纳德·西格杰、乔纳森·巴特、帕特里克·穆菲、劳伦斯·布伊尔等从 现当代西方哲学家和文论家那里吸取思想精华,运用巴赫金、海德格尔、梅洛·庞蒂和 罗兰·巴特等人的批评理论来构建当代生态诗学,把生态文学批评理论研究推向了一个 新的阶段。在《持续的诗篇:四位生态诗人》一书中,西格杰批判了后结构主义语言理 论对当代诗歌和文学批评的影响,认为后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仅仅把批评的目标放在 语言、文本和话语上,似乎文本以外就没有自然环境等其他“存在”(Being)的存在。 西格杰把批评的矛头指向西方哲学中的二元论思想,强调生态诗学的理论构建应以海德 格尔和梅洛·庞蒂的思想为基础。根据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观点,存在首先是个人的存 在,个人存在是一切其他存在物的根基,“在”就是“我”,整个世界都是“我”的“ 在”的结果,必须在人对外部世界事物的关系中来考察它们,否则就毫无意义,失去了 确定性。西格杰认为,在今天全球高度信息化、科技化,经济环境与政治环境不平衡的 形势下,生态诗学的任务首先是要面对全球环境恶化这一基本事实,要以人的生存为本 。西格杰还试图从梅洛·庞蒂有关现象学的论证中探索生态诗学的理论基础。梅洛·庞 蒂深受胡塞尔的现象学的影响,把自己的哲学称为“知觉现象学”。他指出,现象学就 是对本质的研究。所谓“本质”,并不意味着哲学要把本质当作对象,只是意味着我们 的存在,意味着我们需要“观念性的场所”。在梅洛·庞蒂看来,本质就是我们的体验 ;世界不是客观的对象,只是“我的一切思想和我的一切外观知觉的自然环境和场所” (注:蒋孔阳:《二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232 页。)。西格杰发现,梅洛·庞蒂的论点为生态批评家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批评模式,即 把体验的深度与世界的内在关系融会于一体,不能机械地或用理想主义的框架来理解身 体与世界的关
系,这就意味着生态诗学的研究要超出传统西方哲学中主观/客观二元论 的思想。
乔纳森·巴特在《大地之歌》中也应用了现象学的批评原理,并多次提及海德格尔的 观点,进一步完善了他在1991年发表的《浪漫主义生态学:华兹华斯和环境传统》(Romantic Ecology:Wordsworth and the Environmental Tradition,1991)中陈述的浪 漫主义生态诗学。同时,巴特还根据法国思想家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有关论 证“自然状态”的思想来探讨生态诗学的问题。巴特认为,卢梭的“自然状态”论和“ 返于自然”的思想与“深层生态学”理论从本质上讲是一致的。巴特全面论述了从十八 世纪到当今的小说和诗歌。他在《大地之歌》的前二章中把简·奥斯汀和托马斯·哈代 、玛丽·雪莱和威廉·H·哈德孙以及伊莉莎白·毕晓普相并立,以独特的视角探讨了 这些通常不被认为是“自然作家”的生态意义。(注:Jonathan Bate,The Song of the Earth,Massachusett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p.31.)
劳伦斯·布伊尔和帕特里克·穆菲等也试图从不同方面构建生态诗学理论。布伊尔试 图淡化自然与文化的界限,认为生态批评的未来应从研究自然与文化的关系着手。穆菲 试图重新调整当今生态批评界的一些不平衡的做法,其中突出了美国生态批评界对美国 少数裔生态作家的忽视和对国际上其他国家生态作家及生态文学经典的忽略。穆菲指出 ,生态批评家研讨的作品大多是像梭罗的《沃尔登或林中生活》之类的非小说作品,而 涉及生态环境主题的小说作品却在某种程度上处于边缘地位。穆菲认为,叙事小说在环 境保护方面起的作用丝毫不亚于非小说作品,叙事作品应成为未来十年生态文学研究的 重点。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不仅体现在纯自然作品中,而且在不少现当代小 说家的叙事小说中也有明显表现。例如当代小说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和唐 ·德里罗(Don Delillo)分别在《白色噪音》(White Noise,1985)和《兔子休息了》(Rabbit at Rest,1990)中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代作家对生态环境的关注。德里罗的 《白色噪音》除了表现当代人惧怕死亡这一主题外,还通过对生态环境的描述,特别是 通过对某一旅游景点(一旧牲口棚)、超市食品、化学毒气泄露事件的描述,表现了在后 现代文化背景下的美国乃至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真正意义上的` 自然和文化在以消费为主的后资本主义社会中被“复制”而成为种种假象(simulacraand simulations),并最终因发生“错位”而逐步消失。厄普代克的《兔子休息了》从 侧面描写美国作为一个“后自然”(postnatural)国家,其大地所拥有的资源差不多已 被消耗一空了。在小说的结尾,已五十五岁的主人公“兔子”哈利·安斯特罗姆眺望佛 罗里达州一处疗养地的风景时,他透过那天堂般的外表,看到其中的衰败和污染。在这 些“危险的风景”(riskscape,美国当代地理学家苏珊·卡特杜撰了这一词,来形容空 气中漂浮的毒气对自然风景的侵害)中,哈利看到成排的棕榈树由于遭受干旱而枯死, 看到蓝色的天空被“喷气飞机喷出的烟雾所污染”,看到“紫外线正把人体的扁平细胞 烤成癌细胞”,看到“空气中弥漫的烟雾使人难以呼吸”。(注:John Updike,Rabbit at Rest,New York:Alfred Knopf,1990,p.501.)如果说十九世纪的西方文学反映的是一 个把自然当作医治人们精神创伤的社会,二十世纪的西方文学描写了一个把自然看成是 经济源泉的社会,那么,当代美国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描写所揭示的正是比尔·麦肯比(Bill Mckibben)所说的“后自然世界”(postnatural world)。在这个“后自然世界” 里,人们对自然的需求仅仅是表面上的,尽管自然有时会激起人们的怀旧思想,有时会 使人产生背井离乡的感觉,但它已经与实在的东西(the Real)无关。
尽管生态批评家为了创建生态诗学已经做了不懈的努力,但生态批评理论尚处在发展 阶段,它还没有达到理论上的成熟,更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美国学术界认为 生态批评缺乏理论基础的也大有人在。《美国现代语言协会》杂志编委玛萨·班塔斯(Martha Bantas)认为“环境研究是软性的(soft)”,它不过是“拥抱树木的玩意”(“hug the tree stuff”)。(注:Laurence Coupe,The Green studies Reader:fromRomanticism to Ecocriticism,
New York:Routledge,2000,p.169.)尽管此话显得过激 ,但多少说明一些问题。
三、生态文学批评旨在解决的问题
多年来,生态文学批评一直就文学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不断提出问题并试图予以回答。 生态文学批评家经常提出的问题,除了诸如作者是怎样描述大自然、作品的主题是否反 映生态环境意识、人应该如何对待大自然、人在自
然中处于什么位置等之外,还包括这 样一些根本问题:怎样确定自然与文化的关系?当代生态文学批评研究的方向和思路是 什么?生态批评是不是一门“终极的科学”?怎样把生态文学研究与其他学科结合起来以 便达到一个互补互利的结果?等等。
生态批评家们明确提出,生态批评的根本前提是:人类文化与自然世界密切相关。人 类文化影响自然世界同时被自然世界影响。它研究的主题是自然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作为一种文学和文化批评,生态批评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文学来重审人类文化,进 行文化批判,探索人类思想、文化、社会发展模式如何影响甚至决定人类对自然的态度 和行为,如何导致环境的恶化和生态的危机。正如乔纳森·莱文所说,“我们的社会文 化的所有方面,共同决定了我们在这个世界上生存的独一无二的方式。不研究这些,我 们就无法深刻认识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而只能表达一些肤浅的忧虑。……因此,在研 究文学如何表现自然之外,我们还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分析所有决定着人类对待自然的态 度和生存于自然环境里的行为的社会文化因素,并将这种分析与文学研究结合起来。” (注:转引自王诺:《生态批评:发展与渊源》,《文艺研究》,2002年第3期,第48页 。)生态批评就是要“历史地揭示文化是如何影响地球生态的”(注:Jonathan Levin, “On Ecocriticism(A Letter)”,PMLA 114.5(Oct.1999),p.1098.)。著名生态思想研 究者唐纳德·奥斯特指出,“我们今天所面临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起因不在生态系统自 身,而在于我们的文化系统。要度过这一危机,必须尽可能清楚地理解我们的文化对自 然的影响。……研究生态与文化的历史学家、文学批评家、人类学家和哲学家虽然不能 直接推动文化变革,但却能够帮助我们理解,而这种理解恰恰是文化变革的前提。”( 注:Donald Worst,The Wealth Of Nature:Environmental History and ecologicalImagination,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p.27.)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对生态文学批评发展趋势的思考和讨论就开始成为热点。在 对现代性的反思中,人们已经意识到后现代乃是生态学的时代,只有生态智慧才能使人 类走出困境。生态批评家用生态眼光看世界的同时自觉地用生态的眼光看文学。乔纳森 ·莱文最近指出,根据近年来美国出版的生态专著,美国的生态批评家可分为两大阵营 。一是“现实主义”生态批评家,二是“社会建构主义”生态批评家。(注:Jonathan Levin,“Beyond Nature?Recent Work in Ecocriticism”,Contemporary Literature, Vol43,No.1,(Spring 2002),p.175.)这两大阵营所体现的研究思路主要是从传统的西方 哲学思想和现当代西方哲学理论中寻求批评的源泉和养料。他们在生态哲学思想的启示 下,把生态文学批评置于自然——社会——文化这个人类生态系统中进行全面考察,力 求建构一种既展示文学批评本色又体现综合生态精神和生态价值观念。同时,他们把对 自然生态的关注扩大到社会、文化甚至人类的精神领域,明确肯定人类生存的整体的生 态性质,把文学批评置于人类生态系统之中进行考察。用生态的眼光看文学,必然要重 新审视文学与自然的关系,充分重视自然对于文学的本源性意义。“尽管作为人类生命 基础、生存环境和实践对象的自然已被社会中介化了,但它并不因此消失其自然本性。 自然之所以能生成为人,是因为自然本来就存在并生成着属人的本质。”(注:曾永成 :《生态学——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成都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48 页,第47页。)文学作为人类对自身生态进行审美调节的活动,一开始就打下了自然的 深刻烙印,并一直把自然作为永恒的创作源泉和审美原型。生态思维对自然与社会、文 化和人性的生态性整合,必将带来对文学与自然关系的新认识。
美国当代生态哲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把生态学定位为“终极的科学”,因为“它 综合了各门科学,甚至于艺术与人文学科。”他指出,“尽管生态学可以被视为一门科 学,但是,它的智慧比其他科学更深,也是压倒其他科学的,有着普遍意义的。”(注 :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第8 2页。)罗尔斯顿所说的“终极”决不是“终极真理”的意思,而是就其广阔的涵盖性和 问题指向的深度而言的。笔者认为,就生态批评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我们还没有充分 的理由说它已经到了“终极”的地步。但罗尔斯顿把生态学定位为“终极的科学”,至 少有以下几点理由:首先,生态学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由此必然提升到对人 与环境相互关系的关注;其次,生态学已把社会和文化置于自然这个更具本原性的大系 统中,把人与自然的生态关联视为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深层内涵和动因,并从自然生态寻 求走出生存困境的深刻智慧;再者,生态学把其他科学在人类生态系统中加以融会和整 合,以纠偏补弊,使之在互补互动中共同优化人类的生存条件,并把人本精神融注于一 切科学,把关于自然的科学与关于人的科学融合成一门科学,从而确立起一切科学对人 的生成的终极关怀;最后,随着生态学对
有机体和人类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交 流的生态机制和意义的全面认识,尤其是“对信息与精神的生成性联系的揭示,人与包 括自然在内的物质世界之间的精神关联即精神生态问题日益受到重视”(注:曾永成: 《生态学——文艺理论建设的当代课题》,《成都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第48页 ,第47页。),这就使生态学跃上人性这一生态生成之巅,具有又一层终极意义。
[加拿大essay代写]美国生态文学批评述略http://www.0592w.com/wenshi/1683.html
essay辅导替代essay代写-正规代写机构教你怎么写essays范文-Essay写作格式网官方推荐
99.99%的用户同时也查看了:
[英国essay怎么拿65分]论希...... 2020-12-25
论希腊神话的“龙“‘蛇”中译问题兼谈古希腊的蛇 论希腊神话的“龙“‘蛇”中译问题兼谈古希腊的蛇 口朱毅璋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内容摘要】希腊神话含有许多关......
[一篇essay用多少个引用]近...... 2020-12-25
近代中国的陋规制度 凡是亲见清室覆亡的人都知道:满清政府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财政制度的腐败。公务人员的薪水只是点缀品,实际上全靠陋规来维持。陋规是不公开的公家收支,为......
[essay写手 千字400]宋明理学...... 2020-12-25
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 (原题)理性的驰驱与义利的兼容——宋明理学与东南家族社会经济变迁简论 宋元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和文化重心的南移,浙闽粤等东南区域的社会经......
[国外essay可以引用官网吗...... 2020-12-25
民众意识——明清秘密教门滋生和发展的沃土 绪论 民众意识是植根于下层百姓中间的精神食粮 中国民众意识是一个范围广大的命题,有关这方面的优秀著作很多。[1]这些著作对中国民众意识......
[申请美国大学essay范文]尖...... 2020-12-25
关于尖底瓶,流行半个世纪的错误熟悉 ○几十年来,学术界对尖底瓶的错误熟悉和理解一直未能得到澄清;最近几年,这种错误熟悉和理解已经进入中学历史教材和教学活动中,此情况亟需......
[美国留学生essay范文]宋代...... 2020-12-25
一、笔者对“社会结构”一词的理解 依笔者个人的理解,“社会结构”一词只怕难以有确切的科学定义。自从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各民族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寻......
[雅思essay怎么写]清初“三...... 2020-12-25
清初“三大疑案”的由来与学术论争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近邻,两国之间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史。这次能应东方文化交流协会的邀请到日本进行参观考察与学术交流,深感舒畅和荣......
[如何写出高分essay]从可汗...... 2020-12-25
从可汗号到皇帝尊号 什么是皇帝尊号?从秦始皇自称皇帝以来,皇帝早就由某种名号变成了一种官职,虽然史料中常见以“称尊号”代指称帝(即担任皇帝职务),但这种“尊号”与本文所......
[英国怎样写essay]西汉前中...... 2020-12-25
西汉前中期的夷狄观与民族政策之演变 在先秦时期,许多民族生活在华夏族周边,或与在中原地区与华夏族杂处。因此,华夏族(汉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在那个时代就已出现,由于中原......
[MIT商学院申请essay]试论我...... 2020-12-25
试论我国古代吏胥的非凡作用及官、吏制衡机制 我国古代,长期存在着吏胥制度。 所谓吏胥,不少古代学者理解为吏与胥,以为大体相称于《周礼·天官叙官》中的“府、史”与“胥、徒”......
[招代写essay]西汉初期徭役...... 2020-12-25
西汉初期徭役制度新证 摘 要:张家山汉简的出土,为西汉初期徭役制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佐证材料。笔者就汉初服役的起止年龄、汉初徭役的征调对象、服役的范围及其从役方式、以及徭役......
[悉尼大学essay不给成绩]北...... 2020-12-25
在研究中国历史上的农村方面,日本学者一直走在前列。关于秦汉的乡、亭、里问题,尚有中国学者热心讨论,就本文关心的魏晋南北朝,特别是北朝的村落而言,几乎是日本学者在唱独角戏......
[布里斯托 语言班 essay]神...... 2020-12-25
神话、原型与三星堆面具 原始人的神灵观念尽管还很粗糙,但已是一种具有突破性质的观念存在,是人类熟悉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从石器时代开始,原始人由梦境,设想到一种脱离肉身的他者—......
[500字的essay格式]陈永贵与...... 2020-12-25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国大地上产生了一个农业战线的典型——大寨。这一典型产生后,一开始就受到了山西省委的重视。后来由山西省委负责人向毛泽东推荐,又受到了毛泽东的重视。毛泽东......
[essay的格式要改哪些]魏晋...... 2020-12-25
魏晋南北朝的盗墓之风与人鬼恋故事的产生 《搜神记》卷一所载的杜兰香、成公智琼的故事,乃是公认的人神恋故事,现在一般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产生原因,认为类似故事反映了中下层......
[线下essay辅导机构]西汉宰...... 2020-12-25
西汉宰相制度变化的原因 史家论及汉代宰相制度变化,大凡都追溯到汉武帝在位之时,而归因于君权、相权之矛盾[1]。事实是否如此?我以为不然。一 公元前128年,谋士徐乐与汉武帝谈论为......
[英国essay写作]略论辛亥革...... 2020-12-25
略论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妇女群的解放心态 辛亥革命时期,在欧风美雨的催化下,中国的女权运动进入了一个近代化的新时期。此间出现的知识妇女群,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登上了历史的演讲台......
[性价比高的essay代写网]中...... 2020-12-25
中国古代知识阶层的原型及其早期历史行程 中国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在它的传承、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古代知识阶层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关于古代知识阶层的研究,虽然已经有......
[淘宝的essay查重可以用吗...... 2020-12-25
学习,成就梦想;拼搏,成就梦想;实干,成就梦想。——题记 甲午战役和八国联军是中国的黑暗时期,但是今天的中国却是繁 荣的大国。这不是奇迹,而是千千万万的中国人的学习、拼搏......
[弗吉尼亚大学的essay]租界...... 2020-12-25
租界与晚清上海农村 【内容提要】19世纪60年代前,上海租界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当地农村的关系还很隔膜。1860年后,为躲避战乱,大批农村人口拥入租界,两者间的关系空前紧密。但随着战......
[帮留学生写essay价格]中国...... 2020-12-25
关于中国马车起源问题研究的述评 一 目前中国发现最早的马车见于安阳殷墟、西安老牛坡、滕州前掌大遗址,均属于商代晚期。属于殷墟二期的妇好墓曾出土两件铜镳,表示了当时可能已经......
[150字why essay]中国史官的厄...... 2020-12-25
中国史官的厄难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重视历史,也十分看重用文字记载历史的史官。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从炎黄尧舜至今已有五千多年了。三代处于甲骨文、金文时代,史事记载有限,后......
[去国外名校研究生essay]试...... 2020-12-25
试论19世纪中期清朝军队的演变 摘 要:本文以19世纪中期战乱之际的安徽为中央,厘清了“兵”、“勇”、“团勇”与“练勇”的概念,并从“勇营”、“练军”到“勇营留防”的发展过程,......
[雅思写作essay]取士:科举...... 2020-12-25
取士:科举制度的观念基础 摘 要: 面向社会选取统治人才是中国古代社会统管理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这种取士观念的形成得益于早期中国历史发展的若干因素,随后成为支配历代统治者的......
[在淘宝找代写essay]中国历...... 2020-12-25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一 让我首先问为何要研究中国史?简朴回答:“中国人当知道些中国史”。这是一项极普通极基本的道理,我们应当承认。昨天报载美国前总统杜鲁门发表谈话,主张美国青......
[为什么要旅游essay]论“汉...... 2020-12-25
论“汉家制度”及其历史影响 从三代礼制到“汉家制度”的确立 礼最初是用来祈福祛灾的,后来才被用于治国。商人在子虚乌有的鬼神面前表现得诚惶诚恐,毕恭毕敬,但仍不免于亡。周人......